在寧夏的廣袤田野上,一位身著筆挺西裝的年輕人正站在田間地頭,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推介著家鄉(xiāng)的特產。這位年輕人名叫馬亮,以其正宗的倫敦腔,在黃土高原上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推介會”,推介的對象正是家鄉(xiāng)的貝貝南瓜和紅皮土豆。
這一場景迅速在網絡上走紅,網友們紛紛表示被這種強烈的反差感所吸引。有人形容,這就像是在村口的供銷社里召開了一場聯合國會議,既接地氣又充滿國際范。馬亮也因此收獲了眾多網友的喜愛和關注。
馬亮的故事遠不止于此。他出生于寧夏西海固地區(qū),大學畢業(yè)后曾從事中外交流工作,足跡遍布十多個國家。然而,他最終選擇回到家鄉(xiāng),與好友馬昊東一起創(chuàng)業(yè),用國際化的語言和獨特的表達方式,重構生活、重構家鄉(xiāng)。
他們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報。一條僅拍攝了兩個月的視頻在網絡上爆紅,三天內播放量破千萬,兩周內售出10萬余斤貝貝南瓜,解決了十里八鄉(xiāng)農產品的銷售難題。從2023年3月發(fā)布第一條視頻起,馬亮在抖音平臺的粉絲已經超過19萬。
馬亮表示,他選擇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初衷,就是讓更多人看見不一樣的西海固、不一樣的寧夏、不一樣的西北。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片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和看見。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亮的團隊也逐漸壯大,從最初的兩人發(fā)展到如今的八人。其中,馬昊東的妹妹也在碩士畢業(yè)后加入了團隊。她學習食品安全專業(yè),很快在團隊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馬亮團隊的成功經歷,也激勵著更多年輕人回到家鄉(xiāng),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馬亮之所以將自己的賬號命名為“@馬斯諾”,是因為美國著名記者斯諾曾在他的故鄉(xiāng)駐留,并完成了著作《紅星照耀中國》中的三分之一。這里,也是電視劇《山海情》真實故事的發(fā)生地。馬亮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像斯諾一樣,將這片土地的故事傳遞給世界。
如今,@馬斯諾的故事已經激勵了無數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在這片廣袤的田野上,他們正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