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年輕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困擾,而一種名為“情緒消費”的新趨勢正悄然興起。他們通過購買玩具、觀賞演出等方式,為自己的情緒尋找一個釋放的出口。接下來,讓我們一同走進《年輕力消費新觀察》,探索年輕人如何為“心情”買單。
姚欣,一位自由職業(yè)者,他的生活因收集各種玩具人偶而變得豐富多彩。這些人偶,大多源自他童年時期最喜愛的動畫片,每當看到它們,姚欣的心中便會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物質上的收獲只是表面,年輕人更注重的是內心的滿足?!?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揭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訪年輕人會因為追求“情緒價值”而消費,他們堅信“千金難買我樂意”。為了驗證這一觀點,我們深入年輕人的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
在北京的一家潮流玩具店,年輕人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無疑是這里的主力消費群體。潮流玩具之所以備受青睞,不僅因為其獨特的設計,更在于它們背后所承載的IP形象與社交屬性,讓年輕人得以展示自己的獨特個性。商家正是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從而贏得了市場。
對于年輕人而言,情緒消費已逐漸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張舒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每個月都會拿出幾百元去看演出,這是她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獨特方式。
去年,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指出,情緒釋放將成為影響年輕一代消費決策的關鍵因素,并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消費熱點。中國傳媒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王璐瑤認為,這種“悅己”的消費行為,實際上是年輕人尋求自我表達、滿足更高層次心理需求的方式。我們應關注這一從功能性到意義性轉變背后的內需新增長點、消費升級以及社會總體價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