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場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繁榮,其規(guī)模與影響力正逐步重塑美國投資領域的格局。據智通財經從多方渠道獲悉,當前美國市場上的ETF數量已正式超越了個股總數,這一轉變不僅標志著投資民主化進程的一大步,同時也給散戶及機構投資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根據權威金融數據提供商晨星(Morningstar)的統(tǒng)計,美國市場上的ETF數量現已突破4,300只大關,而相比之下,美國股票的總數約為4,200只。這意味著,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工具時,面對的不再是單一的股票選項,而是更加多樣化、復雜的ETF產品。投資公司協(xié)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數據進一步顯示,ETF在美國全部投資工具中的占比已攀升至四分之一,這一比例相較于十年前的9%,實現了顯著增長。
ETF市場的這種爆炸式增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資者的成本和稅負,并提供了波動性更小、超額收益更強的投資選擇,但同時也引發(fā)了一系列問題。面對數以千計的ETF產品,無論是散戶還是機構投資者,都面臨著篩選難題。這些ETF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投資策略各異,代碼名稱也往往相似,使得投資者在選擇時感到無所適從。
“選擇的增多本應是件好事,但當它變成一種負擔時,投資者可能會感到迷茫和癱瘓。”紐約資產管理公司Bone Fide Wealth的資深基金經理Douglas Boneparth如此表示。他認為,當選項過多時,投資者可能會陷入“選股悖論”,無法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為了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ETF發(fā)行商們紛紛推出了高風險、高收益的基金產品,如單只股票ETF、杠桿型和反向型ETF等。然而,這些復雜且高風險的產品并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尤其是那些對金融市場了解有限的散戶。批評者指出,發(fā)行商在推廣這些產品時,往往沒有充分揭示其潛在風險,導致投資者在不明就里的情況下盲目跟風。
隨著ETF市場的日益飽和和復雜化,越來越多的ETF產品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許多投資策略相似、代碼名稱雷同的ETF可能難以獲得長期吸引力,最終被迫關閉。這不僅浪費了投資者的時間和金錢,也損害了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ETF發(fā)行商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忙碌。據統(tǒng)計,今年迄今已推出超過640只ETF,平均每天約有4只新ETF上市。這一發(fā)行速度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使得市場上的ETF數量急劇增加。其中,上半年上市的ETF基金數量達到469只,較上年同期高出近50%,較之前五年平均水平更是高出約140%。
這些新發(fā)行的ETF涵蓋了幾乎所有可以想象的投資領域,從傳統(tǒng)的股票、債券到新興的加密貨幣、人工智能等。發(fā)行商們甚至推出了貨幣市場ETF、與特定國家相關聯的主題基金等創(chuàng)新產品,以滿足投資者日益多樣化的投資需求。然而,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上的選擇過剩問題。
“現在幾乎任何領域都有ETF可供選擇,從AI到寵物、大麻,甚至是‘覺醒’與‘反覺醒’組合?!盉oneparth感嘆道,“投資者很難判斷自己是在為長期主義而投資一些有意義的東西,還是只是在跟風炒作?!?/p>
面對如此繁多的投資選擇,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尋求專業(yè)機構的幫助。根據研究機構Cerulli的數據,自主投資者的占比已從2009年的41%下降至2024年的25%。投資者們意識到,僅憑自己的力量很難在紛繁復雜的ETF市場中做出明智的選擇。
“人們開始尋求各大機構的專業(yè)建議,因為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布局ETF?!盋erulli的顧問關系高級總監(jiān)Scott Smith表示。他認為,隨著ETF市場的不斷發(fā)展,投資者對專業(yè)建議的需求將越來越強烈。
對于經營著擁有2.8萬名粉絲的YouTube頻道、專注于ETF和股票投資的Spencer Dunbar來說,他也注意到了市場上的這種變化。在最近的一次搜索中,他發(fā)現了一只基于加密平臺Coinbase Global Inc.股票的期權收入基金,結果卻有八個可選項,而且代碼幾乎難以區(qū)分。這讓他深刻感受到了選擇過剩帶來的壓力。
“你必須持續(xù)關注市場動態(tài),不能錯過任何一天的信息,因為新基金的表現可能會更好?!盌unba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新發(fā)行的ETF數量太多,你必須非常依賴每天的投資審核?!?/p>
對于一些專業(yè)投資者來說,他們認為ETF市場在某些主題上的選擇已經過于泛濫。例如,專注于比特幣的ETF就有近70只,其中約三分之一是在今年才推出的。這種過度的競爭和試驗項目導致了“產品激增”,使得只有那些具有持久吸引力的ETF基金才能在市場上長期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