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終于迎來了并購狂潮。
9月底“并購六條”出臺,10月份不少A股公司都開啟了并購。一方面是從根本上改善如今上市公司的業(yè)績現(xiàn)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不少沒辦法IPO的企業(yè)找到一條合適的上市之路。
近期,又有一家A股巨頭公司“換帥”,此次掌舵的人還是并購出身的,那么是否代表著這家上市公司也開始有所行動了呢?
11月21日,海信家電(000921.SZ)發(fā)布重要人事變動公告,公司原董事長代慧忠因達到退休年齡并結合個人意愿,即日起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海信家電原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高玉玲將成為公司新董事長。
據(jù)悉,新接任的董事長高玉玲今年42歲,是一位“80后”,財務負責人一職則由另一位80后、現(xiàn)年41歲的孫長春擔任。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A股由80后、90后擔任董事長的公司已經超過200家,不少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如今都是80后,而90后也作為新生代力量逐步登場。
如今這位80后女掌門人也將正式掌舵海信旗下最大的上市公司,可以看出海信家電對于這位新任年輕領導人的信任和期待。
1.80后女掌門走馬上任
海信家電與格力電器一樣,也迎來了女子當家的時代。
但是,對于這位新任80后掌門人,投資者的看法居然也形成了兩個極端。一方面,有投資者認為,在當下的環(huán)境下,一個擅長并購重組的董事長,既符合當下的環(huán)境,可能在這方面給海信家電帶來更好的未來。而另一方面,有投資者認為,高玉玲是財務會計出身,并非擅長業(yè)務管理,上市公司中鮮有CFO當家成功的案例。
目前海信家電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潛藏在下面的隱患也不少,新的80后掌門人能帶領海信家電走出來嗎?
從近幾年的財報來看,2021年至2023年,海信家電的營收分別是675.63億元、741.15億元、856億元,而同比增長率分別是39.61%、9.70%、15.50%,3年營收增速已經逐步放緩。
2021年至2023年,海信家電的凈利潤分別是9.73億元、14.35億元、28.37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是- 38.4%、47.54%、97.73%,2021年凈利潤下跌,到了2023年再次回到增長高峰。
2024年前三季度,海信家電的營收為705.79億元,同比增長8.75%;歸母凈利潤為27.93億元,同比增長15.13%。第三季度,海信家電營收為219.37億元,同比下滑0.08%;歸母凈利潤僅為7.77億元,同比下滑16.29%。
單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降,海信家電到了要轉變的時候了。
對于原掌門人代慧忠離職,有專家表示,可能也跟海信家電第三季度業(yè)績下滑有關系。
代慧忠表示,新老交替是自然規(guī)律,年輕人更有活力和沖勁,此次調整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fā)展。
其實,細看海信家電大多數(shù)高管退休年齡都在65歲左右,57歲就退休確實有點早了。
如今,整個家電市場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三大龍頭企業(yè)你爭我搶,導致很多家電企業(yè)也只能跟著卷。
從2022年海信集團靈魂人物周厚健開始退休起,不少年輕的高管都在走上舞臺,而此前財務負責人高玉玲也是公司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上位也就自然而然了。
2.80后新掌門人履歷
說起這位80后新掌門人高玉玲,很多人都并不知道她是誰。
高玉玲出生于1982年,現(xiàn)年42歲,是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yè)畢業(yè),擁有會計學碩士學位,是中國注冊會計師。
在求學期間,高玉玲對于跨境并購就有極大的熱情和好奇。
2007年畢業(yè)后,高玉玲就加入海信,先后擔任海信視像財務中心副總監(jiān),海信家電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海信集團公司經營與財務管理部總經理、副總會計師,后又出任海信家電董事、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
從履歷上來看,高玉玲是海信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女職業(yè)經理人。
當時海信開始海外并購,在海信集團收購歐洲Gorenje公司的時候,高玉玲擔任財務組負責人,從管理層座談,到項目盡調報價,帶領團隊牽頭制定整合方案實施。
在當時,Gorenje公司共拿到了3家公司的報價,其他兩家分別是海爾、美菱,最后海信以約2.9億歐元價格勝出。
高玉玲之后還親自操刀了多項重大并購交易,為海信集團的國際化戰(zhàn)略奠定了基礎。
作為一個全能型的80后,高玉玲在海信集團旗下的公司任職的崗位也非常多,海信家電董事長變更,上位的是高玉玲而非上市公司總裁,就可以看出海信電器對于高玉玲的認可和肯定。
畢竟,海信家電原董事長湯業(yè)國也是會計專業(yè)出身,曾任海信視像總會計師。
海信家電當前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拓展家電行業(yè)外的第二增長曲線。
3. 海信的并購生涯
海信縱橫并購江湖已久。
海信家電的前身是青島無線電二廠,是生產收音機起家的,當時僅有10余位員工,后來與其他單位組成青島電視機總廠,然后一步步發(fā)展成為國內家喻戶曉的品牌。
而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一個人——周厚健。1982年在山東大學畢業(yè)的周厚健進入青島電視機廠工作。1992年的時候,當選了工廠的廠長,次年在全體員工中進行征名,取“海納百川、信誠無限”中的兩個字,組成了新的名字——海信。
圖:源自官網(wǎng)
而海信發(fā)展之初就善于并購及資本運作,得益于周厚健當時提出的“以資本的眼光來看待資本市場”。
1994年,海信并購淄博電視機廠,短短1年就扭虧為盈。1997年,海信再次進行并購,先后并購了貴陽華日電視機廠、遼寧金鳳電視機廠。
也是這一年,海信剝離電視產業(yè)核心資產,海信電器(后更名為海信視像)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并購是艱難的,但是,海信的并購之路沒有停下腳步。
2006年,海信收購科龍,也是海信并購的成名之作。海信與科龍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海信以6.8億元收購,此后科龍和容聲成為海信的子品牌,而海信也經過多次改名后,最后變成了如今的海信家電。
到了2018年,海信已經不再局限于國內市場,在全球也開始布局,接連收購了東芝電視、Gorenje、日本三電等國際品牌,讓海信的品牌走上全世界。
之后,海信的業(yè)務規(guī)模不斷擴展,還發(fā)展到了芯片、智慧電器等領域。2023年,海信收購LED芯片廠商乾照光電控制權,耗資16.05億元;2024年更是收購入主A股上市公司科林電氣。
可以看出,海信走的發(fā)展道路,就是并購、并購、再并購的道路。
別的不說,如今海信集團旗下有海信視像、海信家電、三電控股、乾照光電、科林電氣5家上市公司,每年總營收超過2000億元,而除了第一家外,其他的都是收購來的企業(yè)。
而此次80后并購女將高玉玲出任海信家電新董事長,是否也是為未來的并購之路做出鋪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