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沙本土餐飲品牌文和友以其獨特風格迅速走紅,成為現(xiàn)象級網(wǎng)紅打卡地。然而,隨著其向外地市場擴張,一系列挑戰(zhàn)也逐漸浮現(xiàn)。
近日,文和友總部宣布廣州文和友因租約到期將不再續(xù)租,這一消息無疑給外界傳遞出文和友在外地市場遭遇困境的信號。春節(jié)期間,本是餐飲消費旺季,廣州文和友卻大門緊閉,未對外營業(yè),早有網(wǎng)友猜測其或將面臨閉店危機。
想當年,文和友初入廣州時,也曾風光無限。熱門餐廳前排起長龍,等號時間以小時計,人潮涌動,熱鬧非凡。然而,新鮮感褪去后,廣州文和友很快便陷入爭議。從項目風格定位到商家餐飲品質,均被指不符合廣州本土市場定位。
有網(wǎng)友評價廣州文和友的做舊風格與80年代廣州人的城市記憶不符,更像是純粹的網(wǎng)紅餐飲店集合體。商家價格昂貴,口感特色不足,對于講究美食的廣州本地人而言,體驗一次便不愿再來。無法吸引本地消費者,廣州文和友似乎更適合外地游客作為廣州新地標來打卡。然而,其選址又過于偏遠,對于專門前來吃飯和拍照的游客而言,性價比不高,最終導致餐廳不像餐廳,景點不像景點,缺乏競爭優(yōu)勢。
廣州文和友的閉店并非個例。其擴張的第二站深圳文和友同樣面臨困境。深圳文和友自開業(yè)以來,經(jīng)歷了多次更名和主題更換,但始終未能贏得市場認可??珍伮示痈卟幌拢?jīng)營狀態(tài)堪憂。即便在轉型后,市場反饋依然不佳,目前僅有少數(shù)商家在正常經(jīng)營。
文和友在外地市場的失利,根源在于其根植于長沙的本土文化情懷難以在外地打動當?shù)叵M者。同時,其“餐飲+文化”的模式也顯得過于單薄,難以深挖當?shù)匚幕适?。這一點在其遲遲未能落地的南京項目中也有所體現(xiàn)。雖然一度簽約南京項目,但因難以提煉代表南京的文化特色標簽而擱淺。
然而,盡管面臨重重困難,文和友團隊依然對其競爭力和前景充滿信心。他們表示,文和友對標的并非普通美食街或美食城,而是迪士尼,致力于成為“中國美食界的迪士尼”。然而,從目前的擴張情況來看,這一夢想顯然屢屢受挫。
近日,有消息稱文和友已經(jīng)轉戰(zhàn)太原,開出了華北第一家店。然而,文和友總部卻對此予以否認,稱該項目不屬于“文和友”品牌,而是旗下子公司的合作項目。這也意味著,自深圳文和友之后,文和友品牌再未有新項目落成。
如今,廣州文和友已經(jīng)倒閉撤走,僅剩下深圳文和友還在苦苦支撐,證明著這一現(xiàn)象級超級商業(yè)體是可以對外復制的。然而,其還能證明多久,卻充滿不確定性。對于文和友而言,已經(jīng)站在了轉折的十字路口。如果不能解決“單一場景依賴”和“文化輸出能力不足”的問題,跳出“餐飲+文化”的套路化模式,將“市井情懷”轉化為可迭代的文化產(chǎn)品,那么其將難以真正走出長沙,實現(xiàn)成為“餐飲界迪士尼”的宏大愿景。
在文和友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餐飲品牌的擴張并非易事。要想在外地市場站穩(wěn)腳跟,不僅需要獨特的風格和美味的食品,更需要深入了解當?shù)匚幕诰虍數(shù)靥厣?,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