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jié)的腳步日益臨近,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依舊熱鬧非凡,展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采購商們穿梭于各個店鋪之間,精心挑選著心儀的商品,詢價聲此起彼伏。而經營戶們則熱情洋溢地接待每一位顧客,同時在閑暇之余,還不忘回復線上消息,忙著安排假期的發(fā)貨訂單。
走進商貿城一區(qū),可以看到飛龍工藝商鋪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從法國埃菲爾鐵塔到意大利比薩斜塔,再到迪拜哈利法塔,應有盡有。老板娘劉巧紅正忙著打包春節(jié)期間的訂單,臉上洋溢著喜悅。她表示,盡管過去一年市場環(huán)境充滿變化和挑戰(zhàn),但自己的店鋪生意卻十分紅火,2024年的營業(yè)額同比增長了約40%,甚至還擴大了店面。
據(jù)統(tǒng)計,2024年義烏中國小商品市場的交易額達到了2798.03億元,同比增長20.02%。日均人流量高達22.43萬人次,其中外商日均人數(shù)超過3900人次,同比增長4.89%,均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商城集團積極推動數(shù)字貿易轉型的努力,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
以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和新升級的Chinagoods AI智創(chuàng)服務平臺為例,該平臺能夠在中文視頻的基礎上,自動生成30多種語言的版本。如今,在國際商貿城的網(wǎng)上平臺Chinagoods上,越來越多的網(wǎng)店都采用了人工智能生成的外語介紹視頻,這不僅讓國外客戶能夠更直觀地了解產品,也為線下引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為經營戶賦能外,商城集團還深入推進標準、設計進市場,強化標準、創(chuàng)新、品牌引領。歐琳·貝琳是一家主營飾品的商鋪,進入行業(yè)已有20多年,商品貨號已編至8萬余號。商鋪負責人吳麗華表示,“標準進市場”推動了產品設計和質量的提升,從而贏得了更多客戶的認可,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目前,歐琳·貝琳的國外客戶占比已從2023年的10%左右提高到約30%。
在主營進口商品的國際商貿城五區(qū),同樣熱鬧非凡。義烏市康展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樓文英經營著一家進口食品超市,囊括了來自20多個國家3000多種商品。她表示,商城集團不僅提供了租金減免政策,還積極為經營戶引流,組織參加各類展會,拓寬了與消費者的接觸渠道。
據(jù)商城集團國際商貿城第五分公司副總經理駱源介紹,歷經10多年的培育,國際商貿城五區(qū)的規(guī)模已從最初的2萬余平方米、幾十戶經營戶擴大到現(xiàn)在的10萬平方米、173個市場經營主體,為消費者提供了約15萬種進口商品。
在國際商貿城五區(qū)以東,義烏第六代市場核心項目——全球數(shù)貿中心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該項目預計將于2025年投入使用。與此同時,鐵路義烏西站的中歐班列也持續(xù)不斷地將貨物運往哈薩克斯坦、波蘭、德國等50余個國家,為國際貿易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義烏的小商品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開拓更大的市場,創(chuàng)造著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