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洪言
11月,市場繼續(xù)震蕩回調。隨著賺錢效應衰減,虧錢效應開始主導市場,牛市在很投資者心中已經“死”了。
如約翰·鄧普頓所說,“牛市在絕望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當市場開始普遍懷疑時,估值就計入了較為充分的負面預期,這個時候,反而可以樂觀起來了。
11月市場展望,我們的文章標題是《11月,等待新一輪大漲》,認為市場仍有整固調整的需要;進入12月,籌碼交換基本充分,疊加新一輪政策催化來臨,我們對市場更加看好,就有了“迎接新一輪大漲”這個標題。
回顧11月,市場雖整體震蕩調整,但仍是分化行情,無論是寬基指數還是一級行業(yè),都是漲跌互現,并不乏賺錢效應。畢竟,當前行情仍是牛市大趨勢下的短期調整,與熊市中的單邊普跌,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月初至28日,寬基指數中,科創(chuàng)100(3.01%)、中證2000(2.13%)、科創(chuàng)50和紅利指數漲幅靠前,中證500(-2.44%)、中證A50(-1.36%)跌幅靠前。一級行業(yè)中,商貿零售(9.76%)、綜合(7.19%)、傳媒、輕工制造、紡織服飾漲幅靠前,均超過4個百分點;國防軍工(-3.79%)、家用電器(-3.33%)、通信、建筑材料跌幅靠前,均超過3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11月市場被內部政策刺激與外部特朗普沖擊兩大邏輯主導,二者對市場的影響一正一負,在不同階段的強弱變化,主導了市場的階段性漲跌。
節(jié)奏上,第一周,市場延續(xù)政策強刺激交易,并于周五(11月8日)的財政發(fā)布會達到頂點。期間,美國大選塵埃落定,A股特朗普交易開始升溫,但被國內政策對沖預期壓制。
第二周,特朗普交易在全球范圍內持續(xù)升溫,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飆升,全球資本市場均迎來大調整,港股跌幅靠前,連跌5天,A股抵抗幾天后,也終于大跌。特朗普交易,開展占據主導。
進入第三周,全球特朗普交易進入尾聲,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高位震蕩,漲不動了,主要資本市場再次上行,中國資產繼續(xù)下跌,A股跌幅靠前。具體看,本周跌幅主要由周五(10月22日)貢獻,周五的突發(fā)大跌,缺乏明確的催化劑,事后看,地可理解為市場持續(xù)縮量調整后,資金失去耐心,集中流出并引發(fā)小型踩踏效應。
進入第四周,市場開始出現企穩(wěn)跡象,并醞釀新一輪上漲行情。
展望12月,市場再次進入重大政策發(fā)布期,政策刺激邏輯有望再次主導市場,進而引領新一輪上漲行情。
數據層面,11月經濟數據即將密集公布,只要市場情緒還過得去,總是能夠找到亮點;政策層面,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定調明年經濟政策,為市場提供了新的政策想象和博弈空間。
基于牛市演繹邏輯,第一輪大漲由預期驅動,第二輪大漲由基本面反轉驅動?;久娣崔D以社融增速、地產量價、核心物價等為重點觀測指標,鑒于政策從落地到見效存在時滯,市場一般會留足3個月時間進行觀察,因此,當前基本面驗證尚需時間,市場仍處于預期驅動階段。
預期的一大特點,是陰晴不定,容易鐘擺波動,預期的反反復復對應市場的漲漲跌跌。當前,市場正處于這一階段,區(qū)間震蕩為基準情形。以上證指數來看,大致在3200點-3500點之間震蕩,當指數來到區(qū)間上沿時,有下行壓力,反之,則有上行動力。
預期的變化,主要靠政策驅動,重大政策節(jié)點,也就成為市場行情的關鍵節(jié)點。在這個意義上,12月的行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表述能否超預期。
我們的判斷是超預期的概率比較大。理由很簡單,924以來的這輪政策轉向,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更加重視提振資本市場對提振信心的作用,二是更加重視預期管理。正是這兩點,催生了本輪牛市行情;也正因如此,現階段重大政策發(fā)布會更關注市場預期,輕易不愿給市場潑冷水。
況且,預期管理,不急著兌現,也暫不需要真金白銀,干嘛還要潑冷水呢?因此,在相關表述上,不及市場預期的概率并不大,既便給不出具體的金額數字,起碼會給想象空間。
對市場來說,在預期驅動階段,有想象空間就夠了。結合月歷效應看,12月恰逢歲末年初,投資者開始憧憬和布局新一年行情,有內在調倉需求,更愿意為想象空間買單。天時地利,只要不潑冷水,市場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結構層面,市場的主要催化因素是宏觀政策和明年基本面,因此,要規(guī)避純概念主題,從行業(yè)景氣度出發(fā)尋找機會。
宏觀政策層面,穩(wěn)增長繞不開穩(wěn)地產、促消費,地產鏈、大消費領域存在博弈空間。其中,地產鏈地還是估值修復機會,上限不高;大消費領域則不存在上限壓制,更值得關注。
產業(yè)政策方面,繞不開國產替代與新質生產力。只要市場情緒回暖,新質生產力就總有機會,反復活躍是大概率事件,重點是不追高。
國防軍工、醫(yī)藥生物等板塊,估值處于低位,疊加景氣復蘇預期明確,同樣值得期待。
相比前期游資主導的小票行情,宏觀政策催化劑會帶來大票行情,對大盤指數的拉動效果更強。在這個意義上,如果新一輪上漲行情如期開啟,則一輪大漲行情值得期待。
當然,對投資者來說,基于短期漲跌做交易太累,而且也很容易出錯。自下而上,逢低買入業(yè)績向好的優(yōu)質個股或行業(yè),依舊是取得長期超額收益的不二法門,也是投資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