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晨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晨豐科技”),股票代碼603685.SH,原是一家專注于照明產品結構組件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企業(yè)。然而,2023年7月,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丁閔后,晨豐科技迅速跨入了新能源領域,通過一系列收購行動,涉足增量配電網運營及風力電站、光伏電站的開發(fā)運營。
2024年4月,晨豐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向特定對象發(fā)行股票的申請,計劃募集44,870.01萬元資金,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此次發(fā)行的保薦機構為長江證券,審計機構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
近年來,盡管晨豐科技進行了頻繁的資本運作,但其整體經營業(yè)績并不樂觀。2023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285.39萬元,雖然實現了扭虧,但這一數字仍不到2021年同期的三成。深入分析發(fā)現,晨豐科技跨行業(yè)收購多家實控人旗下企業(y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存疑,且實控人持續(xù)采用高財務杠桿進行資本運作,公司整體經營穩(wěn)定性堪憂。
在實控人變更后,晨豐科技迅速收購了通遼金麒麟、遼寧金麒麟、國盛電力等7家新能源企業(yè),這些企業(yè)與晨豐科技原有的照明產品業(yè)務相去甚遠,協同性較低。此次收購引發(fā)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時任公司獨立董事雷新途兩次對收購議案投出棄權票,并最終辭職。雷新途表示,由于收購涉及的關聯交易復雜,審議時間倉促,且并購目標公司與上市公司產業(yè)差距大,他對收購的合理性表示質疑。
晨豐科技跨行業(yè)收購的新能源企業(yè),面臨著政策補貼依賴度高、棄風率影響經營業(yè)績、高財務杠桿運營以及后續(xù)龐大資金投入等多重風險。這些企業(yè)與上市公司實控人所控制的其他企業(yè)之間,存在大量關聯交易,預計未來還將新增更多關聯交易,這使得收購的合理性進一步受到質疑。
在股權評估方面,晨豐科技收購的標的公司股權評估價值高達38,046.14萬元,評估增值率達172.49%。然而,評估報告中的重要假設之一——棄電率預測數可能存在明顯低估。標的公司運營的風電項目實際年化有效發(fā)電量全部小于評估預測數,但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卻高于預測數,這種異?,F象引發(fā)了市場對其高溢價收購合理性的質疑。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晨豐科技此次定增募集資金計劃用途的披露存在明顯不一致。募集說明書顯示,資金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但在審核問詢函回復中,公司卻表示資金將用于此前收購的標的公司未來新能源項目建設。這種不一致的披露使得募集資金的真實用途成謎。
總的來說,晨豐科技在實控人變更后,迅速跨行業(yè)收購多家新能源企業(yè),但這些收購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存疑。同時,公司實控人持續(xù)采用高財務杠桿進行資本運作,公司整體經營穩(wěn)定性受到威脅。定增募集資金計劃用途的披露不一致,使得募集資金的真實用途成謎。這些問題都需要晨豐科技進一步解釋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