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電影票房持續(xù)飆升,不僅影院內座無虛席,影片相關的周邊商品也迎來了銷售狂潮。在北京的一家商場內,卡游門店的店員向記者透露,近期店門口的哪吒與敖丙人形立牌吸引了大量粉絲打卡拍照,人潮涌動,甚至一度超過了進店購物的顧客數量。曾經占據門店C位的“小馬寶莉”IP如今已被哪吒周邊衍生品搶去風頭,店員不斷向詢問哪吒周邊的顧客解釋商品已售罄。
截至目前,《哪吒2》的票房已突破86億大關,觀影人次超過1.62億,不僅問鼎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還成功躋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這股熱潮也帶動了哪吒聯名周邊的銷售,許多意猶未盡的觀眾將目光投向了這些衍生品。
以往,卡牌、盲盒等線下門店主要吸引的是小眾資深玩家,而現在,店員們能輕易辨別出哪些是新手,因為他們對于端盒、隱藏款等概念還相對陌生。例如,泡泡瑪特推出的《哪吒2》系列盲盒中,隱藏款“靈珠版哪吒”的抽取概率僅為1/96,即便如此,仍有消費者不惜花費近千元購買多盒,只為抽到心儀的卡牌。卡游推出的《哪吒2》SP卡(稀有卡牌)也遭遇了同樣的搶購熱潮。
據集卡社透露,從大年初一到初七,他們推出的《哪吒2》電影官方聯名收藏卡全渠道銷售額在一周內就突破了1億元。泡泡瑪特官方直播間內,《哪吒2》系列盲盒的預售產品銷量也達到了7萬+,銷售額接近4000萬元,發(fā)貨日期甚至排到了今年8月。盡管銷量火爆,但缺貨狀態(tài)也讓這些稀有產品被炒出了高價,原價69元的隱藏款“敖丙版哪吒”在電商平臺上售價已飆升至697元,導演餃子親筆簽名的卡牌更是被炒至10萬元。
《哪吒2》的票房佳績不僅是單個IP的勝利,更是國漫產業(yè)崛起與成熟的標志。在衍生品直播間里,主播們頻頻用“購買周邊產品,為支持國漫再出一份微薄之力”等話語激勵消費者,不斷刺激著用戶的購買欲望。此次衍生品市場的火爆,也再次證明了科幻、動畫類影片IP在衍生品開發(fā)上的優(yōu)勢。
泡泡瑪特在衍生品設計上強調了“還原”的重要性,與版權方保持緊密溝通,確保設計方向與電影內容的統一。從產品來看,“戰(zhàn)斗哪吒”的挑眉、歪嘴笑展現了其玩世不恭的性格,“牽手哪吒&敖丙”則還原了影片中的高光情節(jié)。除了哪吒和敖丙這對經典組合外,《哪吒2》中的配角如敖光、石磯娘娘等也備受粉絲喜愛,成為了周邊產品的新寵。
然而,盡管《哪吒2》在衍生品開發(fā)上做了更充分的準備,但仍難以完全接住這波“潑天富貴”。衍生品市場的一大品類是手辦、玩具等“重周邊”,這些產品制作周期長,通常需要批量備貨、預售或眾籌模式。在正版授權周邊缺貨時,黃牛和高價盜版商品便會趁機而入。另一方面,卡牌、明信片等“輕周邊”產品雖然制作門檻低,但同質化嚴重。
此次《哪吒2》周邊產品的熱銷也撞上了近兩年走紅的谷子經濟和盲盒熱潮。如何通過獨特的產品設計引發(fā)粉絲的情感共鳴和收藏欲望,成為了衍生品市場突圍的關鍵。據財經網等媒體測算,若《哪吒2》票房達到95億元,導演餃子按照最低5%的分成,收入可達到1.35億元。他還可能獲得公司股權分紅、衍生品銷售、網絡版權等收入。
衍生品開發(fā)合作企業(yè)桑尼森迪將產品鋪貨至頭部MCN的官方直播間售賣,合作期限通常為一年。而在成熟的電影市場中,衍生品市場收入甚至超過票房收入。美國和日本電影票房收入與電影衍生品產值相比約為4:6至3:7。隨著《哪吒2》的持續(xù)熱映,這股衍生品熱潮或將持續(xù)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