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李哥,在發(fā)現(xiàn)家中馬桶堵塞后,網(wǎng)購了一款號稱“快速疏通、便宜實惠”的粉末管道疏通劑。心急之下,他未細讀使用說明,便將大半瓶疏通劑一股腦兒倒入馬桶。瞬間,粉末化作泡沫與液體飛濺而出,李哥的頭面部和四肢遭到不明熱液噴濺。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李哥表示,臉部瞬間感到劇痛,猶如刀割,右眼皮也因疼痛而無法睜開。家人緊急將其送往醫(yī)院,醫(yī)生診斷其為面部堿燒傷,雖無生命危險,但面部恢復需時日久。
急診科主任陸遠強解釋,管道疏通劑多含強堿性成分,與水、油脂、頭發(fā)等污物反應劇烈,產(chǎn)生高熱甚至沸騰,從而引發(fā)噴濺。這類化學品燒傷不同于普通燙傷,會導致細胞脫水死亡,并向皮膚深處蔓延,留下難以恢復的疤痕。
為避免此類化學燒傷,專家建議,使用各類清潔劑、消毒劑、疏通劑前,務必詳細閱讀說明書與注意事項,關注用量與使用方法,并妥善貯存,防止皮膚接觸及誤食。同時,專家也提醒,若不慎被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盡快就醫(yī)。
生活中,我們應如何正確使用管道疏通劑呢?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購買正品,佩戴防護裝備,不可混合使用不同成分的疏通劑,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并避免靠近觀察反應過程。若發(fā)生意外,應迅速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就醫(yī)。
總之,面對生活中的小困擾,我們?nèi)孕璞3种斏?,正確使用各類化學產(chǎn)品,以免小疏忽帶來大麻煩。畢竟,安全才是生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