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洲汽車制造業(yè)巨頭西雅特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韋恩·格里菲斯向歐盟發(fā)出緊急呼吁,聲稱若3月底前不調整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征收的關稅,西雅特將不得不采取嚴厲措施,包括減產及裁員約1500人。這一消息由路透社率先報道。
格里菲斯強調,歐盟當前對中國產汽車施加的額外關稅,非但未能有效保護本土產業(yè),反而適得其反,對歐洲汽車制造商造成了沉重打擊,并直接威脅到就業(yè)穩(wěn)定。他指出,正是這項關稅政策,導致西雅特公司在去年未能達成既定的財務目標,并預測2025年公司將因此損失數億歐元。
格里菲斯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西雅特與大眾集團高層已與歐盟官員進行了多次會談,最近一次就在本周四,雙方圍繞Tavascan車型的命運展開了深入討論。他同時表示,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也已出面,呼吁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盡快解決這一問題,以避免大規(guī)模裁員的發(fā)生。
對于公司能承受的關稅水平,格里菲斯并未給出具體數字,但他明確表示,關稅需要“盡可能接近”原來的10%。他警告,如果第一季度內關稅問題得不到解決,西雅特將不得不從產品線中剔除這款持續(xù)虧損的車型。
然而,剔除Tavascan車型將給西雅特帶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在沒有這款車型的情況下,降低車隊平均排放量以滿足歐盟的嚴格要求。格里菲斯指出,汽車制造商可以通過購買碳信用額或減少內燃機汽車產量來降低平均排放量。大眾汽車集團目前尚未加入相關聯盟,并希望通過增加電動汽車銷售來縮小排放差距。但格里菲斯坦言,“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解決這個問題?!彼M一步表示,如果不能找到解決方案,公司將不得不減少內燃機產量,并啟動裁員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寶馬、奔馳等多家歐洲及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已向歐洲法院對新關稅政策提出質疑。但這些案件審理周期較長,平均需要18個月,且存在上訴的可能性。格里菲斯表示,雖然西雅特不能排除采取法律行動的可能性,但公司無法等待漫長的法律程序結果。
在采訪中,格里菲斯還特別提到了CUPRA品牌對公司的重要性。他表示,“CUPRA改變了我們的格局,它讓我們公司實現了盈利。如果CUPRA面臨風險,那么西雅特也將面臨巨大的風險。”這一言論再次凸顯了當前局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