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源媒匯,作者 | 潘卓倫,編輯 | 蘇淮
為了更高的GDP,廣州的CBD從環(huán)市東到天河北到珠江新城,再到琶洲、金融城,一直在往東南方向轉移。而為廣州GDP做出重要貢獻的廣汽集團,近日一步到位,將總部從珠江新城遷到了廣州幾乎最靠東南的一角——番禺區(qū)化龍鎮(zhèn)。
化龍是個好地方,相傳正是南宋末期該地一位住持圓寂后“化龍歸天”,讓此地得名化龍?!耙挥鲲L云便化龍”,廣汽高管早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就為化龍這塊風水寶地代言。至于為何實力派車企廣汽也開始玩玄學,看看今年它有多“水逆”就知道了。
廣汽向來穩(wěn)如泰山的合資板塊,今年1-10月累計銷量93.9萬輛,同比跌幅超過25%。這還是在廣汽本田、廣汽豐田以“骨折價”保住的銷量,曾經(jīng)加價也不愁賣的漢蘭達,殺到20萬出頭找買家;凱美瑞、雅閣則是終端價15萬就能聊。
自主板塊同樣令人汗顏,尤其是去年才創(chuàng)下年銷量新高的埃安,年內截至10月銷量同比下滑超32%;傳祺再無月銷萬輛爆款,銷量靠MPV苦苦支撐。埃安為了揭掉“網(wǎng)約車之王”標簽而獨立的高端品牌“昊鉑”,不僅在“專車之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有潛力成為本地“公車之王”。
銷量的慘淡,讓廣汽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差的三季報。202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廣汽前三季度營收740.4億元,同比下降24.18%;歸母凈利潤1.2億元,同比下降97.34%。
這可賴不了大環(huán)境。同城“小弟”小鵬汽車,三季報號稱“史上最強”,雖然還在虧損,但營收同比增長18.4%,15.3%的毛利率創(chuàng)歷史新高,市值重回千億水平。至于那些老對手,比亞迪同期營收超5022億元、凈利潤超252億元,兩項數(shù)據(jù)同比漲幅都超過18%;長城汽車,同期凈利潤同比漲幅甚至超過108%;就連北汽藍谷,都有超5%的營收同比增長。
“樹挪死,人挪活”,廣汽也到了該“挪挪”的時候。在總部搬到風水寶地番禺化龍的同時,廣汽還定下新目標:到2027年挑戰(zhàn)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即集團總銷量需要超過330萬輛。
這是什么概念?2017年傳祺接連打造出GS4、GS8等爆款時,廣汽全年銷量200.1萬輛踏上新臺階,其中自主乘用車50.86萬輛;2023年,廣汽憑借埃安再次實現(xiàn)飛躍,全年銷量超250萬輛,傳祺和埃安合計銷量超88萬輛。
要完成這樣的極限挑戰(zhàn),“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人和”的最大變數(shù)
總部搬到番禺化龍,跟傳祺、埃安以及研究院都在一起,距離廣汽本田、廣汽豐田都只有30分鐘左右的車程,廣汽算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了“地利”。至于“天時”以及“人和”,正是廣汽現(xiàn)在最缺的。
先說人和,廣汽從今年年初就開始“不和”。在搜索引擎輸入“廣汽”、“裁員”等關鍵詞,廣汽本田員工搶著被裁、廣汽埃安深陷裁員風波、廣汽豐田調整勞務派遣用工模式等詞條讓人看花了眼。再細看時間,幾乎鋪滿了廣汽2024全年的時間軸。
基層“廣進”還只是淺層的人和問題,特別是在今年很多企業(yè)都在裁員的背景下。更困擾廣汽的,還是下一屆領導班子懸而未決的問題。
日前,有媒體爆料稱,廣汽現(xiàn)任董事長曾慶洪因年齡原因即將退休,現(xiàn)任總經(jīng)理馮興亞將接棒。同時,中國一汽某高管將空降廣汽擔任新總經(jīng)理。
消息一出,廣汽方面快速回應稱是謠言。但這并不能終結市場的猜測和議論。據(jù)消息人士透露,廣汽的二次混改便是為新任“一把手”鋪路,新的政策將允許董事長、總經(jīng)理等在內的管理層持有股票期權。
“(廣汽)現(xiàn)在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可以持有股票期權,董事長不能持股?!痹撓⑷耸扛嬖V源媒匯?,F(xiàn)任總經(jīng)理馮興亞,正是廣汽最早一批職業(yè)經(jīng)理人之一。此前有觀點認為,馮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身份,是其擔任廣汽董事長的最大障礙。
距離廣汽發(fā)布《關于董事會、監(jiān)事會延期換屆選舉的提示性公告》已經(jīng)超過50天,彼時該公告稱新一任董事會、監(jiān)事會仍有待確認。在番禺總部塵埃落定后,年內將這個“人和”中最大的變量確定下來,是很多廣汽人和廣汽粉期待的事情。
追回失去的“天時”
完成瘦身及高層換血,廣汽的人和還是挺有希望的。相比之下,天時就要看“命”了,特別是廣汽曾經(jīng)親手將其拋棄。
今年車市的兩大風口——華為和增程,在廣汽這里都屬于“起了大早,趕了晚集”。早在2020年,廣汽便和華為簽署了深化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次年,華為方面官宣廣汽埃安是首批采用HI(HUAWEI INSIDE)模式的車企之一。另據(jù)媒體報道,雙方合作的首款車型,計劃在2023年量產。
所謂HI模式,即華為從技術、零部件等方面為車企提供支持。但不會像后來更名為“鴻蒙智行”的華為智選車模式一樣,納入到華為終端板塊,在市場營銷、銷售渠道等全方位覆蓋賦能。
雖然今天看來,HI模式的成績比不上智選車模式,HI模式的阿維塔和極狐月銷加起來,都比不過智選車/鴻蒙智行里的一個問界。但是否正是“廣汽+華為”的組合流產了,才給了“四界”機會,亦未可知。
時間來到2024年11月下旬。廣汽也意識到了自己錯過了N個億,開始想方設法補救。11月30日,廣汽集團與華為舉行智能汽車戰(zhàn)略合作簽約,稱將在傳祺、埃安和昊鉑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
市場對廣汽重新?lián)肀A為期望值爆棚,簽約后首個交易日(12月2日)廣汽集團在A股一字漲停,港股一度漲超25%。但需要留意的是,源媒匯從知情人士了解到,廣汽與華為的合作雖然包括產品開發(fā)和營銷,但和“四界”仍有本質區(qū)別。
“和廣汽簽約的是華為的車BU,而不是終端BG,問界、享界等所屬的鴻蒙智行也就是以前的智選車,是終端方面的業(yè)務?!鄙鲜鲋槿耸勘硎?。
除了新品牌,廣汽集團自主板塊的傳祺等品牌,也在積極向華為貼靠。在2024廣州車展上,廣汽將傳祺與華為9月聯(lián)合發(fā)布的概念車“1 Concept”放到了C位,廣汽傳祺總經(jīng)理黃永強還表示明年傳祺將有三款與華為合作的車型推出,搭載華為鴻蒙座艙和乾崑智駕ADS3.0系統(tǒng)。
亡羊補牢,窟窿是補上了,但丟掉的羊還是難從狼嘴里追回來。從2024廣州車展上就能看到,如今車圈的含“華”量極高,被鴻蒙智行帶飛的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不用多說,比亞迪方程豹、一汽奧迪、東風嵐圖、長安深藍等,都將主推帶華為智駕或智艙的新車。
從15萬到100萬,從轎車到SUV到MPV,華為智駕和智艙已不是某一家車企的差異化賣點。如此一來,要等明年才大規(guī)?!巴度A”的廣汽,實在難以將天時一把就追回來。
至于增程,也是類似的情況。
作為廣汽面向新能源板塊的排頭兵,在2024廣州車展上,埃安帶來了旗下高端品牌昊鉑的首款增程車昊鉑HL。埃安總經(jīng)理古惠南更公開回憶作為傳祺創(chuàng)始團隊成員,在2011年便做出了增程車并創(chuàng)造REV(Range-extended Vehicle,增程車)這個詞的經(jīng)歷。
“做增程啊,我是老師傅,專家算不上但師傅還算得上,所以(增程)對我來講一點都不陌生。特別強調,我們并不是(增程的)后來者,恰恰我們本來是先行者?!惫呕菽咸寡?,“所以對我來講,這玩意哈哈,不是什么新東西,明年(埃安推出增程車型)對我來說故地重游差不多,但不能說故技重演,肯定比以前先進。”
雖然古惠南信心滿滿,但增程賽道到了明年將會殺成紅海,也是全行業(yè)的共識。不僅已經(jīng)在增程賽道賺得盆滿缽滿的華為鴻蒙智行將會加推多款增程新車,連極氪、小鵬這類純電新勢力也要加入戰(zhàn)場。
埃安明年要想用增程新車力挽狂瀾,還得看天時的時效還剩多久。
需要“貴人”相助
要走出低谷,有時候只靠自己努力還不夠,得有“貴人”相助。
產品層面,廣汽已經(jīng)找到了貴人——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在Momenta的助力下,廣汽的智駕終于能上桌了。
例如在今年11月上市的廣汽埃安AION RT,有深度試駕過該車的廣州本地媒體告訴源媒匯,該車的智駕表現(xiàn)出乎其意料,“在廣州多個區(qū)體驗城區(qū)智駕的過程中做到了0接管”。另外,在2024廣州車展上,廣汽豐田也帶來了鉑智3X,其最大亮點是采用了時下流行的一段式端到端高階智駕方案,支持全場景無圖智駕領航。
Momenta,是這兩個廣汽智駕重大突破的共通點,雖然距離市場第一梯隊依然有距離,但至少有可比性了。
但在市場營銷層面,廣汽顯然十分缺貴人。
廣汽埃安請來網(wǎng)紅司馬南站臺,和古惠南一起為旗下高端品牌昊鉑帶貨,讓無數(shù)觀眾“粉轉黑”;
曾慶洪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反對無底線內卷,卻被帶節(jié)奏解讀成不敢卷和批評友商內卷,繼而引發(fā)軒然大波;
在2024廣州車展上,廣汽本田發(fā)布純電動新品牌“燁P”,觸霉頭的品牌視覺設計讓業(yè)內人士直呼看不懂;
……
要想在年內廣汽的市場營銷動作上找到一個亮點不容易,槽點倒是一大堆。這在“有流量才有銷量”的今天,是廣汽的一個大問題。
事實上,廣汽已經(jīng)很努力在突破,為高管開社交賬號、開直播跟風管理層IP營銷,甚至主動出擊“碰瓷”當紅產品,這都是過往廣汽不會做,也不屑于做的舉動。
但既然要做,廣汽應該找到專業(yè)的人來做,畢竟從現(xiàn)在的效果來看,廣汽內部缺了一位營銷大神。在這方面,上汽通用五菱或是廣汽的一個學習對象。
自從前小米汽車營銷負責人周钘回歸上汽通用五菱后,其在寶駿云朵、寶駿云海等新車上的新車造勢成效有目共睹。雖然車最后沒成爆款,但熱度和流量絲毫不缺。
“番禺行動”逆風開局
縱觀廣汽的2024年,其至今仍陷入深深的水逆之中。
據(jù)廣汽今年10月產銷快報,1-10月集團旗下四大單位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的累計銷量均不同程度同比下滑,幅度從6.54%至32.51%。集團合計汽車銷量約152萬輛,不及去年同期的約202萬。
銷量上的滑坡,還不能夠充分體現(xiàn)廣汽的困境。另據(jù)廣汽2024年三季報,集團1-9月凈利潤1.2億元,同比減少97.34%。經(jīng)營狀況可謂上市14年以來的最低谷。
為了走出困境,廣汽在2024廣州車展上官宣了三年“番禺行動”。總部從珠江新城搬到番禺化龍,事實上就是“番禺行動”的序幕。
在馮興亞、黃永強、古惠南等廣汽高管對“番禺行動”的解讀中,可以感受到廣汽有很強的決心,但依然有迷茫,或者說沒想清楚的地方。
例如對傳祺、埃安及昊鉑三個品牌在新能源背景下的定位劃分,廣汽賦予傳祺的屬性是主流、大氣、高品質;埃安是先進、新潮、高品質;昊鉑則是科技、豪華、高品位。
作為對比,吉利在臺州宣言中對極氪的定位是全球豪華科技品牌,以“豪華、極致、科技”品牌調性,覆蓋高端豪華市場;領克定位全球新能源中高端品牌,以“潮流、運動、個性”品牌調性,覆蓋中高端市場;吉利銀河和中國星定位為主流品牌,以“實用、品質、安全”的品牌調性,覆蓋主流市場。
相比之下,廣汽對旗下三個品牌的定義顯然更加模糊。番禺行動是廣汽打逆風局的一個良好開端,但等待其解決的問題、細節(jié),遠不如行動綱領上寫的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