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的人缺乏法律意識,因受熟人之托而被動成為洗錢犯罪的"工具",有的人則因利益驅使,心存僥幸而淪為洗錢犯罪的幫兇。社會公
眾要提升反洗錢意識,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件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等,切勿出租、出借或出售,警惕用自己的賬戶幫助他人提現(xiàn)或轉賬,避免落入違法犯罪陷阱。
一、關于反洗錢我們可以做什么?
選擇安全可靠的金融機構合法的金融機構接受監(jiān)管,履行反洗錢義務,是對客戶和機構自身負責。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的規(guī)定,金融機構對在衣法履行反洗錢職責或者義務中獲取的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歷應當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規(guī)定,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確保金融機構客戶的隱私權和商業(yè)秘密得到保護。網上錢莊等非法金融機構逃避監(jiān)管,不僅為犯罪分子和恐怖勢力轉移資金、清洗"黑錢",成為社會公言害,而且無法保障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性。選擇安全可靠、嚴格履行反洗錢義務的金融機構,您的資金和個人信息才更安全。
配合金融機構進行身份識別開辦業(yè)務時,請您帶好有效身份證件。有效身份證件是證明個人真身份的重要憑證。為避免他人盜用您的名義、竊取您的財富,或是盜用您的名義進行洗錢等犯罪活動,當您開立賬戶、辦理金融業(yè)務以及任何方式與金融機構建立業(yè)務關系時,配合金融機構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身份證明文件,如實填寫您的身份信息等。身份證件到期更換的,請及時通知金融機構進行更新。金融機構只能向身份真實有效的客戶提供服務,對于身份證件已過有效期的,金融機構應通知客戶在合理期限內進行更新。超過合理期限未更新的,金融機構可中止辦理相關業(yè)務。
遠 離 網 絡 洗 錢 活 動在我們獲得網絡時代的快捷信息和高效溝通的同時,不法分子也利用網絡快速傳播非法信息,在更廣的范圍內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近年來破獲的網銀詐騙、互聯(lián)網非法集資等網絡洗錢案件警示我們:對于網絡信息要仔細甄別,不要輕易通過網銀、電話等方式向陌生賬戶匯款或轉賬;對于網絡信息要時刻警惕,不可因貪占一時便宜而最終落入騙局。
案例1:出租出借賬戶,淪為洗錢"工具人"
小劉受朋友之托,用自己的銀行賬戶幫其提取現(xiàn)金。他覺得只是幫忙,殊不知這種行為已觸犯反洗錢法規(guī)。犯罪分子利用他人賬戶逃避監(jiān)管,將非法資金"洗白"。小劉不僅面臨法律制裁,還可能被列入金融黑名單,影響個人信用和金融活動。
案例2:電信詐騙與洗錢的"雙面夾擊
某犯罪團伙通過電信詐騙獲取非法資金后,利用多個賬戶進行分拆和轉移,躲避金融監(jiān)管。這種行為不僅侵害消費者權益,還嚴重擾亂金融秩序。
二、反洗錢小貼士:保護自己遠離洗錢
1、不要出租/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可能產生以下后果:
(1)他人借用您的名義從事非法活動。
(2)可能協(xié)助他人完成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
(3)可能成為他人金融詐騙活動的“替罪羊”。
(4)您的誠信狀況受到合理懷疑。
(5)因他人的不正當行為而致使自己的聲譽和信用記錄受損
2、不要用自己的賬戶替他人提現(xiàn)
通過各種方式提現(xiàn)是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洗錢手法之一。有人受朋友之托或受利益誘惑,使用自己的個人賬戶(包括銀行卡賬戶)或公司的賬戶為他人提取現(xiàn)金,為他人洗錢提供便利。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請您切記,賬戶將忠實記錄每個人的金融交易活動,請不要用自己的賬戶替他人提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