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長城汽車內部傳出消息,暫時中止了毫末智行的港股IPO計劃,這一決定為后者的發(fā)展之路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對此,毫末智行迅速回應,強調該消息并不屬實,并聲稱其HPilot系統(tǒng)已搭載超過20款車型,第二代智駕產品也正陸續(xù)交付,正全力沖刺自動駕駛3.0時代。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亦表示,IPO計劃并未暫停,仍在進行中,預計2025年完成。然而,盡管搭載車型數量聽起來頗為可觀,但與一年前相比,其進展并不顯著。
更為嚴峻的是,毫末智行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長城汽車已引入第二家智能駕駛供應商元戎啟行,同時還有消息稱,Momenta已獲得長城汽車端到端方案的一個車型定點。長城汽車還在測試大疆旗下智駕公司卓馭科技的純視覺方案,試圖在智能駕駛領域實現多元化布局。
毫末智行作為長城汽車內部孵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自2019年成立以來,一度將長城汽車的智能駕駛技術提升至全球領先水平。在長城汽車的全面支持下,毫末智行迅速發(fā)展,不僅助力長城汽車發(fā)布了咖啡智駕“331”計劃,還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和融資壯舉。
然而,毫末智行的轉折點在于城市NOH的遲遲未能落地。盡管早在2022年8月就宣布了城市NOH的推出計劃,但至今仍未實現。這一延誤導致長城汽車開始尋求其他合作伙伴,如元戎啟行和華為,以推進其智能駕駛技術的發(fā)展。
面對這一挑戰(zhàn),毫末智行正在積極尋求內外突破。一方面,它正在努力爭取長城汽車的持續(xù)支持,并招聘高端人才以加強端到端技術的研發(fā)。另一方面,毫末智行也在積極尋求外部合作,試圖拓展其客戶群體。
然而,盡管毫末智行在技術儲備上一直保持著較快的速度,但在落地速度上卻未能領先同行。長城汽車也在積極尋求外部合作,以推進其智能駕駛技術的多元化發(fā)展。盡管如此,毫末智行仍面臨著失去“獨供”優(yōu)勢的風險,因此其尋求獨立發(fā)展的道路變得更加緊迫。
回顧毫末智行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其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波折。從當初的“331”計劃到如今的內外突圍,毫末智行正經歷著陣痛和變革。為了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毫末智行需要不斷加強技術研發(fā)和尋找更多客戶,以實現其突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