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稀土企業(yè)亞萊納斯公司宣布成功啟動鋱生產線,首批分離式氧化鏑產品已經下線,并計劃達到年產能1500噸重稀土的水平。這一消息立即引發(fā)了全球稀土貿易領域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對美國而言,似乎為其尋找中國之外的稀土供應渠道提供了新的希望。
美國迅速對亞萊納斯公司表達了支持,并簽署了價值2.58億美元的采購合同,表達了長期合作的意愿。此舉被外界解讀為美國試圖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又一舉措。然而,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
稀土作為現代工業(yè)不可或缺的戰(zhàn)略資源,廣泛應用于尖端裝備和電子器材的制造中。而中國憑借先進的稀土分離提純技術,已成為全球稀土產業(yè)的領頭羊。中國的稀土冶煉分離產能占全球的92.3%,其技術實力之強,令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望塵莫及。
以美國為例,其生產的F35五代戰(zhàn)機每架都需要幾十公斤的稀土材料,而這些稀土必須經過嚴格的提純加工才能使用。澳大利亞雖然宣布能夠生產稀土,但其年產能僅為1500噸,與中國20000噸的年產能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亞的稀土生產成本較高,每公斤稀土價格達到15美元,是中國稀土價格的二到三倍。這對于需要大量采購稀土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因此,盡管美國急于尋找新的稀土供應渠道,但在面對中國稀土產業(yè)的強大競爭力時,仍顯得力不從心。
澳大利亞稀土企業(yè)的產能穩(wěn)定性也備受質疑。稀土生產涉及多個環(huán)節(jié),從采礦、冶煉到分離提純,都需要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支持。而澳大利亞在這方面與中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因此,其稀土產能是否能夠穩(wěn)定持續(xù)地提供,仍是一個未知數。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稀土企業(yè)的產品純度也未能完全滿足生產需求。這對于追求高品質稀土材料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因此,盡管美國積極尋求與中國之外的稀土供應渠道合作,但在面對諸多挑戰(zhàn)時,仍需謹慎行事。
中國的稀土產業(yè)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穩(wěn)定的生產能力,已在全球稀土市場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七成以上的國際市場份額,是對中國稀土產業(yè)實力的最好證明。美國等稀土進口國在尋求新的供應渠道時,也不得不正視中國稀土產業(yè)的強大競爭力。
澳大利亞雖然宣布能夠生產稀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了全球稀土貿易領域的關注,但在面對中國稀土產業(yè)的強大競爭力時,其沖擊中國稀土出口地位的能力仍有待觀察。美國等稀土進口國在尋求新的供應渠道時,仍需保持冷靜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