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的熱門IP Labubu 近日在全球范圍內(nèi)掀起了一股搶購熱潮。從最初的中國市場,到東南亞,再到現(xiàn)在的歐美,Labubu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在美國洛杉磯、英國倫敦和意大利米蘭等城市的泡泡瑪特旗艦店前,凌晨時分就已排起了長隊,數(shù)百人徹夜等待,只為搶購這款最熱門的潮流玩具。同時,泡泡瑪特官方App 也憑借Labubu的熱度,在美國App Store購物榜上登頂,總榜排名也進入前五。
Labubu 在海外多國引發(fā)的排隊搶購熱潮,顯示了其強大的市場號召力。這一熱潮的起點,可以追溯到去年 BLACKPINK 成員 Lisa 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拆箱視頻和與 Labubu 玩偶的合照。此后,蕾哈娜、Dua Lipa、Emma Roberts 等歐美明星也被拍到攜帶 Labubu 掛件,明星效應迅速點燃了大眾的好奇心和追捧欲,大量 KOL 也加入其中,各大社交平臺上的相關內(nèi)容層出不窮,甚至引起了BBC的關注。
Labubu 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明星營銷的經(jīng)典案例。在這個案例中,明星的引領作用被發(fā)揮到了極致,從明星到內(nèi)容,再到消費者,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潮流力量。然而,明星營銷并非總是如此順利,許多品牌也面臨著選擇明星的困難和合作效果的不確定性。
盡管如此,明星營銷的價值仍然不容忽視。在碎片化的時代,明星作為稀缺的注意力節(jié)點,具有巨大的流量和高話題熱度,是品牌快速打開市場、提升影響力的捷徑。對于新品牌來說,明星營銷可以快速冷啟動,借助明星的背書和粉絲影響力,迅速進入消費者視野。而對于大品牌來說,明星營銷則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品牌形象,形成與消費者的情感聯(lián)結。
在社交媒體時代,明星營銷的效果被進一步放大。明星發(fā)布的內(nèi)容,經(jīng)過粉絲的轉發(fā)、互動和二創(chuàng),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fā)酵。例如,阿迪達斯的SAMBA系列德訓鞋,就因Jennie的同款穿搭而走紅,銷量大幅增長。
在明星營銷中,品牌可以做得更多。除了選擇合適的明星外,還可以通過與明星的共創(chuàng)內(nèi)容、邀請明星擔任體驗官等方式,深化與明星的合作,將明星的個人特質(zhì)融入品牌之中。例如,特步與王鶴棣的合作,就通過打造“特別棣帶”標簽,將王鶴棣的青春、潮流、街頭氣息與品牌理念相結合,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代言人氣質(zhì)的產(chǎn)品。
品牌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的特點,主動玩梗、回應粉絲訴求,拉近與明星和消費者的距離。例如,絕味鴨脖在范丞丞被調(diào)侃后,順勢邀請其擔任代言人,并在官宣時與粉絲互動玩梗,贏得了大量關注和好評。
在明星營銷中,品牌還需要注意與明星的匹配度和配合工作的質(zhì)量。只有選擇合適的明星,并與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才能將明星的價值最大化。同時,品牌還需要在官宣后圍繞明星的熱門話題和作品做好內(nèi)容儲備,恰當植入品牌內(nèi)容,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曝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