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持續(xù)下滑,市場份額也不斷縮水。盡管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三星依舊占據重要地位,但在中國這片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三星卻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
早在2012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份額達17.7%,位居市場第一;2013年第二季度達到20%,2013年市場份額更是達到21.9%,當時三星憑借機海戰(zhàn)術,依靠大量產品占領高中低端市場,在中國市場風光無限。
然而近年來,三星手機的表現(xiàn)卻不盡如人意。2023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僅有200萬部以上,市場占有率不足1% 。2024年,相關數據雖暫未全面披露,但從過往趨勢及部分機構分析來看,三星出貨量下滑態(tài)勢仍在延續(xù)。
在全球市場,三星2024年手機出貨量為2.23億部,市場份額為18.0%,位居第二。三星憑借Galaxy AI驅動的機型組合,以及新款Galaxy Z Fold 6和Galaxy Z Flip 6等產品,在高端市場份額持續(xù)增長,在美國、歐洲以及南美、東南亞新興市場都收獲了大量消費者。但在中國市場,三星的優(yōu)勢卻難以施展。
業(yè)內人士分析,三星手機在中國出貨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其一,性價比方面,三星難以與國產手機競爭。在高端機領域,三星產品價格比國產同行高出不少,如大折疊FOLD系列價格在14000-15000元,F(xiàn)lip小折疊也在8000元水平,直板機S系列售價在5000-6000元。而在平價手機領域,三星投入資源有限,宣傳經營不足。
其二,國產手機技術迭代迅速,“技術下放”速度快,使得原本的高端性能短時間內就成為標配,三星很難跟上這種節(jié)奏。例如,驍龍8+旗艦芯片推出不久,便廣泛應用到2000-3000元的國產手機中;2K屏幕前兩年還是高端標志,如今千元級的紅米K60系列已采用,1.5K屏幕更是下探到千元以內的手機中。